有人认为,婴幼儿草莓状血管瘤可能会自行消失,因此首先选择等待观察,往往在等待期间,血管瘤不断增大,或破溃感染,更多的时候并没有等来血管瘤的消失。上海虹桥医院医生指出,在现代医学条件下,婴幼儿血管瘤早发现、早治疗是较好的干预手段。“等待观察”绝不可取。
大面积的重症血管瘤,大多数都是拖延等待造成的
1、“等待观察”策略是Liste于1938年提出的,因为限于当时的条件,除了等待,几乎别无选择。然而近年来, 血管瘤的治疗手段已经不再单一,疗效也显著提高,现有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变血管瘤的自然病程,使之达到很完美的效果。
2、婴幼儿血管瘤仅极少数会消退,80%血管瘤在消退后会留有畸形,表浅的会有上皮萎缩、毛细血管扩张和疤痕;皮下血管瘤的会留有纤维脂肪块;混合型上皮萎缩、毛细血管扩张、疤痕和纤维脂肪块;
3、血管瘤长到多大才会停止?何时消退?消退到何种程度?等一系列问题尚无法预测;
4、血管瘤消退期非常漫长,一般会到6—12岁,将会影响孩子交友、上学等,给患儿及其家属造成社会心理创伤,这种创伤常难以抚平;
5、血管瘤发生溃破、感染的几率非常大,如果等待期发生感染,将有极大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皮肤伤害和器官功能伤害。
6、现有的血管瘤治疗方法有效、可控。
因此,我们应该改变以往对血管瘤“等待观察”的处理策略,采取积极的态度,根据血管瘤生长的不同部位和阶段,给予恰当的治疗,而不再是简单的“等待观察”。
地址:上海市闵行区虹梅路2181号
咨询热线:
13611754631
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沪医广【2022】第01-14-G037号